网站首页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浙江教育报:打造善医精研“新中医”人才培养高地——访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光霁

              时间 : 2024-12-13

    原文链接:http://www.zjjyb.cn/html/2024-12/13/content_59757.htm

    原文如下:

    打造善医精研“新中医”人才培养高地

    ——访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光霁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大健康产业,浙江正持续推进中医药大省建设,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医药院校要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能够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光霁表示,学校近年来深入实施一流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了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为主体、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围绕服务大健康产业,学校如何面向未来培养中医药人才?

    张光霁:国家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省也推出健康浙江行动,全力打造健康中国省域示范区。大健康概念的提出,其实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对生命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老百姓的健康管理意识日益觉醒,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健康管理和品质生活来减少生病。

    这与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一脉相承。中医“治未病”有4个阶段,分别是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前两个阶段都可以在健康管理机构完成,不一定非要去医院。老百姓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身体质、性格脾气、家庭情况和工作状态的系统的健康管理方法,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生病;国家希望通过减少生病来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同时真正将医保费用降下来,大健康产业应运而生。我们根据健康产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围绕大健康产业新增健康管理、康复治疗、中医康复学等专业,培养“治未病”的人才。学校还成立了中医“治未病”智慧健康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医“治未病”智慧健康区域产业创新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

    此外,我们还注重将健康和旅游、健康和文化结合起来,在非医类专业开设循证医学、智慧康养设计等微专业,在医学类专业开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食品卫生营养学等辅修课程群模块,不断促进医药卫生大健康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记者:当前中医药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学校如何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张光霁: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中医药发展确实面临着科技创新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挑战,这既受中医药自身的限制,也有我们当下的原因。一方面,中医是产生于古代的医学,受古代哲学综合思维的影响,遵循古代语言文字、话语体系和语言环境,要透彻研究、理解它并非一件易事;另一方面,坚持中医的本源就要遵循人体自身的规律,中医科研要围绕中医规律展开,不能研究得越多反而将中医肢解得越厉害。

    我们坚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都要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医特色,如果凡事都参照西医那一套,“是会把中医杀死的”。借当前开展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契机,我们想牵头制订中医的规范化培训方案,去撬动和打破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天花板”,避免走入“培养多年,出师仍是西医‘半成品’”的怪圈。

    对此,学校坚持从推动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引育高水平创新团队、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跨学科融合与国际合作等维度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基础研究放在首位,支持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具有原创性的中医药科研工作,但也强调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注重临床与基础交叉融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和方向,瞄准大项目、大平台,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孵化高水平科研成果,实现高价值科技成果转化。得益于此,学校这几年在利用现代科学加强中医药研究方面,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科研项目数量都大幅增加,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进步最快。

    记者:在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形成了哪些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张光霁:中医药领域会看病的人很多,但能进行有效科研的人却很少,甚至当前很多中医研究不是从临床问题而来,即便基础研究做得再漂亮,其成果拿到临床上仍然没有任何效果。因此,我们围绕中医药科技创新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能适应未来发展又具有中医思维的临床领军人才,他们在当好医生之余,还要有相当精力和能力针对临床问题展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临床研究。

    学校今年专门成立岐黄学院来统领全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开设了国医丹溪传承创新班、何任传承创新班、中医学(“5+3”一体化)传承创新班、继洲传承创新班、锡纯传承创新班和时珍传承创新班,培养能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医学领域前沿问题的中医药未来领军人才。学校在课程体系中融入科技创新模块、科研平台优先向拔尖创新人才倾斜使用、设立拔尖创新人才专项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做科研项目,并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纳入现代产业学院、地方研究院等平台,提高社会适应力。为此,我们还专门选拔了最好的教师、提供了最优的资源、安排了最好的教学方案,以及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国门去交流,就是希望培养他们科研的能力、跨学科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

    中医的一大特征是“高手在民间”。我们在过去65年的本科教育中,始终坚持高质量深化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的融通,在中医学专业中全员全程推进中医师承教育改革,打造“一体三翼六模式”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培养“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善创新”的卓越中医人才。同时强化医教协同、科教融合和产教融汇,学校的临床医学院、直属附属医院实行“院院合一”,与综合实力强的医院共建临床医学院,逐步形成高水平临床教学基地,推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记者:中医学登峰学科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

    张光霁:以中医学登峰学科建设为引领,学校持续深化科教融合、医教协同,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不仅中医学学科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列全国第6位,ESI排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5位;而且以中医学学科为支点撬动学校整体发展不断向前跃进,承担了4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项、列全国中医药院校第4位。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适应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主动对接国家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构建“中医思维+”育人模式。深化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基础与临床、中医与西医、医学与药学等学科交叉,进行学科交叉专业型博士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探索构建“中医+X”学科交叉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其次,实施一流科研推进工程,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统筹推进与中医药相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中药新药、关键技术装备研究,打造“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品研发”创新全链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实施一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讲好中医药故事。建设若干个国家级、省级文化宣传基地和科普基地,打造中医药文化高地,加强中医药文化进学校、进社区工作,服务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同时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依托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对接中医药企业,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推进中医药全球化进程。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校办电话: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Copyright ©1959-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企业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Copyright © 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