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正文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浙江中医药大学:在药材“基因宝库”中上大思政课

              时间 : 2023-09-04

    原文链接:https://www.cntcm.com.cn/m/news.html?aid=231327&jump_from=1_05_37_01

    原文如下:

    浙江中医药大学:在药材“基因宝库”中上大思政课

    天目山地处浙皖两省交界处,山中拥有大量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是野生药材“基因宝库”。在刚刚结束的暑期里,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5名学生在11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分批前往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必修实践课程《药用植物学》的野外实习。

    这205名学生来自中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次实习课堂由来自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药学院教工第一支部的资深教师授课。经过30余年的实践探索,团队聚集智慧打磨出如今这门精品课程。教师带领学生访山寻“宝”,探究中草药的奥秘,将课堂直接搬进了大自然,师生聚焦鲜活的药用植物,通过实地的采集解剖观察,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

    课堂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贯彻“思想价值引领、能力素质培养、专业知识传授”的育人目标,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素养与中医药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医药人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身临其境学习中药,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从冷泉溪畔到林中坡地,天目山上到处都生长着郁郁葱葱的中草药。教学过程中,老师向同学们讲述着马齿苋的故事:“马齿苋喜高湿,耐旱、耐涝,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目前,其开发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仍是以野生植物为主要资源,栽培利用比较少,并且很多地区将它们当作田间杂草清除,严重地浪费资源。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研究过程必定是漫长且艰辛的。希望我们一代代中医药人的坚持,能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老师形象细致的讲解下,同学们不仅认真学习了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地理分布、作用功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共进,更加意识到现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爱国情怀和专业荣誉感不禁油然而生。

    牢固打好专业根基,坚定放飞职业梦想

    每日中草药采集结束后,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对照《浙江植物志》对中草药进行检索定种,补充标签信息,确保其来源的准确性。我国中药种类繁多,用药历史悠久,加之各地用药历史及用药习惯不同,造成“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滥采乱用及混用误用等乱象层出不穷。例如,采药途中常常遇到容易混淆的马兜铃科植物和防己科植物,老师告知同学们大多数马兜铃科植物含马兜铃酸,对肾脏和肝脏有毒副作用,已引起国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马兜铃从《中国药典》中删除。

    老师还强调,如果一开始中药材的基原植物使用出现错误,那么就无法保证后续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借此联系到如果在病情诊断准确、用药正确时,疾病还是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误治,那所谓用药正确其实可能是“同名异物”现象引发的用药错误。老师借此案例点明专业的重要性,指导同学们加快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

    凝聚团结强大力量,绽放青春耀眼光芒

    为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合作力,本次实习的教学任务皆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展开。经过几天的老师带教,同学们已基本具备认识近200种药用植物的能力。他们结伴到野外,根据老师的讲解与课本理论知识自行辨识植物,若遇到陌生植物则采集样本向老师请教。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各小组开展登攀活动,徒步丈量天目山。一路上大树王、五世同堂、一线天等奇景层出不穷,天目之美尽收眼底。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潜移默化地激发同学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而引导他们热爱大自然,提升保护环境和药用植物资源的生态意识。历经5小时,所有队伍齐心协力,顺利完成攀登,充分展现了“浙中医”学子昂扬拼搏、“不服输”的精神风貌。

    炎炎夏日,药学院学子化身“小药师”奔波于林间山麓,遇见过滂沱大雨,亦顶着烈日孜孜探寻,但所有的辛苦与坚持都有所回报:他们纵情山野,把记忆与知识装进行囊;他们拥抱自然,带着敬畏与探索之心走向科学;他们投身实践,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践性强、课程内容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引领学生进入到药用植物王国的神圣殿堂,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中药学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校办电话: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Copyright ©1959-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企业微信号
    • 官方微博
    • 官方微信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    邮编:310053

    校办电话:0571-86633077 ,0571-86633177

    传真:0571-86613500

    Copyright © 2023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ICP备0504083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60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