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中戏、双主线,90分钟的话剧用四幕剧情穿越古今。当30多位演职人员齐声呼喊出“如此可为苍生大医”,令现场不少观众红了眼眶。
12月6日,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师生精心编排的作品——《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首次在学校公演。该部剧也是学校2023年校园文化节、杏林文化节闭幕式暨中医药主题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的作品之一。
紧凑跌宕的剧情令人震撼
主创团队耗时两年精心打磨
“太震撼了!”
“结尾把我看哭了。”
“这部剧太牛了。”
演出结束后,很多同学在讨论观看话剧时的感受。他们不仅被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神所感动,也因同学们的演技和紧凑跌宕的剧情而感到震撼。
话剧《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采取过去与现在两个时空交错的方式讲故事,从孙思邈和青年学子双重时空视角进入。中间既有讲述唐代神医孙思邈悬丝诊脉、病梨树赋、回春有术和除障扫瘟的故事;也有现代中医学子通过排演话剧《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的场景,探寻《大医精诚》的真谛,探讨生命、理想、信念的医者命题。
别看剧中孙思邈头发胡子已经灰白,现实中,孙思邈的扮演者罗一然,是一位刚工作2年的辅导员。剧中三十多位演员,以及主创团队,也均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年轻教师和学生。
“通过演绎孙思邈这个角色,让我沉浸式地再次学习了中医药文化。”罗一然说。为了展现孙思邈的真实情感和个性特点,罗一然在工作间隙查阅了大量孙思邈的事迹、历史典籍,写了这部剧的人物小传,还观看了有关影视作品。
看完演出,她绷不住了:
“我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因为演出的关系,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022级的杨可是在后台看完话剧的:“听乔雅讲出心声,听到她的呐喊,我眼泪唰地就下来了。”杨可说她被学姐演技震撼的同时,也跟剧中人物产生了情感共鸣。
“大学生乔雅敞开心扉的独白是我自己写的,”乔雅的扮演者,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2021级本科生冯晨珂说。因为剧本是边排演边打磨的,冯晨珂在查阅素材时,偶然看到一则老人在医生帮助下重获光明的新闻,加上因为角色关系,她对《大医精诚》的了解越来越多,而这段独白就是冯晨珂内心的真实感受。
为了提升观感,《大医精诚·寻找孙思邈》的剧本历经几次大改。从最初单一主线的历史人物正剧,到加入现代医学生日常剧情双线展开,使主体形象更加立体,叙事手法更添活力。因此,该剧演出结束后,收获师生一众好评。
得知演出引发学生们的热烈讨论,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黄文秀说:“我们开展中医药题材系列原创舞台艺术作品的创排展演,就是想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引发中医药学子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的浸润和熏陶中,激发和坚定新时代中医药学子的专业认同、职业自信和医学信念。”
当经典古籍遇上流行音乐
他们把《黄帝内经》编成了歌
中医学2021级学生丁张悦,是负责活动现场流程的工作人员,她说:“今年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尝试了好多第一次,不仅有原创话剧公演,还有原创歌曲演唱。”
丁张悦口中的原创歌曲,正是话剧开演前,由6位同学主唱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这是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组歌计划的第一首歌曲,这套组歌计划选取《黄帝内经·素问》9卷81篇中的内容,以原文为词,创作9首歌曲。歌词分别选取最能体现阴阳平衡论、邪正盛衰论、天人相应论等中医药文化精髓的篇章。
轻快灵活的旋律、易于传唱的流行音乐谱曲形式,融合了中医古籍的古典韵律美。演出中,在歌曲基础上还编排了古风舞蹈,衔接了医古文朗诵,彰显了古典优美的杏林雅韵。杨可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主唱之一,她说:“今年的展演让人很惊喜,学校很支持,老师们很用心,为我们搭建了可以深度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平台。”
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多次获奖
文艺创作他们为何驾轻就熟
一直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将美育课程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必修课程。在文艺创作这件事上,该校学生已是驾轻就熟。除本次展演的话剧和组歌外,学校老师带领大家编排的原创中医药题材系列舞蹈剧《本草心》《采斛札记》《爷爷的药筐》等多次获奖。
围绕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浙江中医药大学还积极策划组织系列中医药特色文化活动,如模拟医院、百草课堂等省高校文化品牌。学校还组织举办杏林文化节、中医药文化大讲堂、中草药嘉年华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载体。
黄文秀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近几年,学校成立浙江中医药文化研究院,建成浙江省首家综合性中医药博物馆,建立百草园、中医药文化碑廊等系列中医药文化景观,在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到一枚银针联通中西,再到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植根于传统文化,创新于时代沃土。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医药题材系列原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是在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征程上走出的文化创新之路,是新时代青年中医药师生让中医药文化辉耀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医药之美的创新力举。